奥地利:一个弹丸小国的高度发达之路

时间:2022-12-06 13:36:28 | 浏览:26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纯内陆国家,面积约为8.4万平方千米,和我国省份面积倒数排名第三的宁夏相近。其人口更是只有887.1万,只占我国一线大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说奥地利是一个“弹丸之地”也毫不夸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域不广人口稀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纯内陆国家,面积约为8.4万平方千米,和我国省份面积倒数排名第三的宁夏相近。其人口更是只有887.1万,只占我国一线大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说奥地利是一个“弹丸之地”也毫不夸张。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域不广人口稀少的小国,却名列世界十大最富有国家的第七位,拥有着在欧洲乃至世界人民羡慕的最完善福利制度。在2019年的时候,它的国民人均GDP更是直接突破5万美元大关,将英德法等一众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奥地利在发达国家遍地的欧洲富人区脱颖而出,这条高度发达之路上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呢?

经济先行军

经济发展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而持续性强又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则是经济走向发达的关键。奥地利之所以有今日的辉煌,仰仗着的就是这些支柱产业。

首先要说的就是奥地利的汽车制造业。汽车作为最方便快捷,性价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在如今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人们对于房产的痴迷。有人愿意住十年的出租屋,却没有人愿意坐十年的出租车,无论男女老少,都渴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爱车。

而在奥地利,这项流行又接地气的行业已经存续了一百多年,如今在奥地利有大大小小700多个与汽车有关的企业,其创造的年收益已经高达4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340亿,基本和一整个宁夏的GDP总量相等。

不仅如此,在带动国家GDP增长的同时,这些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每年可以创造约37万个工作岗位,解决了奥地利1/9人口的就业问题,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是本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其次是电子行业,这也是奥地利国内的第二大工业,目前主推的是电子元件的出口。奥地利的电子原件不仅在欧洲享有盛名,还远销海外,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依赖,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奥地利有了另一个身份——欧洲最擅长电子电气工程业的代表国家之一。

要知道,在欧洲的土地上,最不缺就是电子行业的先锋和龙头,英飞凌,西门子,哪一个说出来,都会让电子行业震三震,而奥地利可以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在大佬云集的席位上分得一杯羹,不可谓不厉害。

再其次就是奥地利的物流,因为其地处欧洲中部,是欧洲的心脏位置,所以它的物流产业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和便利。相比一些处在边缘位置的国家,奥地利物流的中转运输速度更快,物流仓和存储仓的成本更低,这也就决定了奥地利物流的小霸主地位。

在2014年的时候,世界经济论坛将奥地利的物流能力列入世界第八名,其中道路运输网络名列第六,电力供应全球第四,这是任何一个同等大小的欧洲国家所不及的。

其实不止以上所说的产业,还有它的信息技术,每年可为22.6万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创造产值310亿欧元;机电行业也十分发达,有超过2000家的关联企业分布在奥地利,还有聚集了无数名流商贾的“国际机电论坛”,为国际机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如果抛却这些传统的产业发展,环保科技,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的新兴产业也在奥地利落地生根,奥地利政府为此投入了很大的研发经费和精力,并且已经在目前取得很多丰硕成果。

如今,奥地利的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率已经达到30%以上,不仅节省了很多能源资源,提高了经济收益,仅在2019年,奥地利的环保生态领域就创造了106亿欧元的丰硕产值,让近10万人拥有了重新选择行业的机会。

如果我们现在对奥地利的经济产业发展做一个归纳,就会发现,它的产业链条不仅丰富而且全面,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其中一个板块出现了问题,其他的产业也可以支撑本国经济继续发展,不至于让其停滞不前,这是很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

奥地利之所以凭借小小的身体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

繁荣的文化产业

经济繁荣了,国家的国力提高了,那么居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变好了,对于生活的追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而是转到了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上面。

众所周知,维也纳是世界上有名的“音乐之都”,不仅有无数音乐人向往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还有历史古老悠久的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和众多带有音乐元素的地标性建筑。可以说走在维也纳的街头,听得悠扬古朴的乐曲,看得琳琅满目的艺术圣地。

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此崇尚音乐艺术,那么它的其他城市自然也争相追随,在整片奥地利的国土之上,对音乐对艺术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你可以在新年的到来之际去听爱乐乐团演奏的庆典乐曲,也可以带着孩子去享受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空灵干净的听觉盛宴,更可以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起玩转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在这边被音乐浸染的土地上,尽情地释放自己。

如果说音乐是奥地利的艺术课代表,那么它还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比如古朴典雅的艺术建筑,抽象又富有意趣的绘画艺术,还有灵动优美的高雅舞蹈等等文化艺术方面的建树。

奥地利的文化生活就是这样的包容而富有活力,也因此诞生了无数的名家大师,例如创作出无数优秀音乐作品的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时就展现音乐天赋,被人们冠以“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等等。

这些名人的传奇事迹在激励着今天对文化对艺术充满向往的人群同时,也深深吸引着他们前来探索游览的好奇心,因此,奥地利的旅游业也因此水涨船高,随着文艺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

据统计仅16年夏季的阿尔茨堡音乐节所创造的收益就达到了2.76亿欧元,加之其他音乐节的共同收益,16年的奥地利单凭音乐节一项,就获得了不下1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不仅如此,这些文化产业所带动的旅游业的增长也颇为可观,奥地利旅游业每年人均收入为660欧元,位居全球旅游行业第一。每年所接待的游客可以超过2400万,是本国人口的3倍之多。

这样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为奥地利的经济效益提升添砖加瓦,更让他的民族吸引力和国家吸引力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让我们说起奥地利,想到不单单是繁荣的经济,还有百花齐放,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这是它发达之路的一大助力。

中立国的酸甜苦辣

如果说支柱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欣欣向荣给奥地利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弊端,那么它永久性中立国的身份则可以喜忧参半来形容。

永久性中立国,顾名思义,就是永远保持中立,不参加任何的纷争。听起来十分简单,好似只要爱好和平不四处惹祸就可以做到,可实际上却并非那么简单。

作为永久性中立国,不仅不能主动挑起或者参加战争,还不能和任何国家结成有“军事”性质的同盟或者战略伙伴关系,只能在自己被动挨打的时候予以回击。

作为永久性中立国,在军队建设,武器的研发装备上也有相应的限制和要求,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一定要透明化。

以上几点就注定了中立国永远不能成为军事强国大国,它的生死存亡,有很大一部分都要被联合国,被世界其他国家和局势所左右,永远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

所以我们看到愿意做永久中立国的国家都是一些小国,在综合竞争力上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而如同英法美俄甚至是印度菲律宾等都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对于奥地利来说是很让人忧愁的,因为它的话语权和军事实力有限,在同其他国家展开外交的时候总会有所顾忌,不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比如同样为永久性中立国之一的土库曼斯坦,直接如同朝鲜一样锁起了国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交,将自身的发展形成一个闭环,不为外界困扰。可这样依旧会有烦恼,那就是经济发展会受到制约,很难成为一个发达的强国。

既然成为一个中立国有这么多的弊端,为什么奥地利还甘之如饴呢?这就不得不说起它的邻居,曾经挑起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

当时德国的领袖希特勒正在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地盘,而国力弱小,距离又近的奥地利则成了他眼里的肥肉,不吃掉吞并着实可惜。

于是希特勒利用奥地利国内的纳粹党人,成功地推翻了奥地利政府的统治,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将奥地利变成了德国的领土,自此奥地利彻底失去独立地位,直至德国战败才被解放出来。

不过奥地利的运气显然不是特别好,在德国撤军后,英法美和前苏联又凑了上来,在奥地利施行了分区管制的政策,将其分裂成四块,奥地利的独立梦再次破灭了。

就在奥地利自己都要放弃的时候,转折点来了,北约和华约争霸多年未果,于是决定再次进行协商,作为这两大组织国家共同的分管区,奥地利被成功解救,四国纷纷撤出奥地利,在1955年重新获得了独立主权。

不过有了前两次被占领的教训和大国的外部施压,让奥地利的政府和人民对自己的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若想保全自己,只有永久中立这一条路。于是在独立建国的同年秋季,10月26日,奥地利正式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这场唱了20年的大戏终于闭幕。

也许对别的国家来说成为中立国是一种束缚,一种制约,但是对于如同奥地利一样被大国掌控时刻都有亡国风险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种能够保存自己的变相的自救。

而且除了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完整,成为一个中立国也为它迎来了更多经济上的发展机遇,同奥地利有经贸往来的国家不用担心它仗势欺人,与它合作可以更加地公平自在;还不用担心政治因素的局限,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和它成为贸易伙伴,极大地扩宽了市场的宽度和广度。

作为一个永久性的中立国,奥地利可以说是尝遍了酸甜苦辣,这既是阻挡它成为一个真正大国的绊脚石,又是帮助它走上高度发达的奠基石,让人又爱又恨。

结构丰富,配比科学的经济产业发展,不断融合,繁荣多彩的文化产业进步,是奥地利可以从众多欧洲国家之中脱颖而出,走上高度发达之路的关键所在。而成为永久性中立国,丧失了诸多自由和国际话语权则是它永久的痛。

中国有句古话:“不破不立”,用来形容奥地利十分贴切,如果没有政府的果断决绝,这世界也许就会少一个高度发达的小巨人,多一个贫穷落后,沦为大国政权的傀儡。奥地利的这招棋很漂亮,它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更让人佩服。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国家可以随随便便富强,这是需要锲而不舍,一代又一代人的热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是一个综合国力强盛的世界大国,可它的地域发展偏差,贫富分布不均等问题还依然存在。

我们在享受国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让中国也可以走上如同奥地利一样的高度发达之路。

相关资讯

外媒:奥地利反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加入申根区

据埃菲社12月2日报道,奥地利政府2日坚称,至少在目前,反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的申根区,理由是这些国家在欧盟外部边界缺乏移民管控。报道称,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在与媒体见面时说:“移民危机对奥地利来说确实很严重。”据奥

(外代一线)奥地利:铁路工作人员罢工

当日,奥地利铁路工作人员因不满薪资待遇而举行罢工。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铁轨。 新华社/路透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扶梯。 新华社/路透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

作为非移民国家,奥地利的移民占比居然这么高

大约四分之一的奥地利人口有移民背景。奥地利统计局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分析了奥地利居民的原籍国。共有224万人有移民背景,约占总人口的25.4%。有趣的是,有移民背景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2015年,只有181万人生活在奥地利。因此

一片混乱!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希腊、韩国、美国、英国...

韩国大罢工、美国大罢工、英国大罢工……全球多个国家开始上演罢工热潮,一泼接着一波,抗议通胀下的生存压力。韩国近期多个行业也都出现了罢工危机,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危机。目前,韩国卡车司机掀起的大规模罢工仍在进行(12月,该国将再爆大规模罢工

J&P产品合规快讯:奥地利EPR新规来袭,谁需要注册奥地利EPR?

一直以来,很多欧盟的卖家都以为除了德法ERP监管比较严格外,其他欧盟国家的EPR就像野生游击队。路子野、监管难。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最近,很多卖家流传着这封邮件。 01邮件称:2023年1月1日起,速卖通店铺产生的售往奥地

外媒:奥地利铁路因罢工暂时停运百万名乘客受影响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奥地利铁路工会因薪资纠纷未决,于28日发起24小时罢工示威,导致大约100万名乘客受影响。路透社报道,27日的第五轮谈判失败后,奥地利铁路工人28日发起“警告性罢工”,向资方施压解决薪酬纠纷。报道称,铁路工人工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开幕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开幕新华网11月24日,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朱珂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货运代理项目比赛。11月24日,来自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伍远州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参加202

一砖一瓦筑青春技能打造强国梦——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奥地利赛区比赛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 焦授松当地时间11月27日下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最后一站奥地利赛区比赛在萨尔茨堡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代表团在全部7个项目中共获得6枚金牌、1枚铜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伍远州获得砌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闭幕中国选手斩获6金

中国日报11月28日电(记者程思)奥地利萨尔斯堡时间11月27日下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在萨尔斯堡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国8名选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全部7个项目中,共获得6 枚金牌、1枚铜牌。其中,中建五局

匈总理欧尔班看球戴“大匈牙利版图”围巾,乌克兰、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表示不满

(观察者网讯)据英媒BBC、美媒CNN等22日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上周日(20日)观看一场球赛时,他所佩戴的一条围巾引发争议。 报道称,这条围巾上印的是,将乌克兰、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部分领土纳入其中的“大匈牙利版图”。乌克兰等3国外交部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废旧物资回收网娱乐圈网黄晓明影迷网男装奢侈品牌网扬州瘦西湖旅游龙岩头条新闻网念念相忘电影网开封新闻头条网桂平西山旅游西班牙旅游网阳江新闻网手机数码网泰国旅游网华友钴业A股斯达半导A股
奥地利旅游网-奥地利魅力所在: 赫尔施塔特小镇茜茜公主家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湖区美景不想走阿尔卑斯山脉沃尔夫冈湖区、奥地利自由行、奥地利自驾游、奥地利跟团旅、奥地利出游、奥地利游玩线路、奥地利拥有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等大师的奥地利是一个音乐国度,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音乐的挚爱,“音乐之都”维也纳更是有着“世界歌剧中心”之称。
奥地利旅游网 dongwanyun.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