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3:45:52 | 浏览:32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欧洲国家正面临着自上世纪70年年代以来该地区最严重的通胀和能源危机,对此,据奥地利德语日报《信使报》7月11日报道,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7月10日在奥地利人民党州代表大会上“吐槽”称,若不能解决高得离谱的能源成本和通胀,欧洲人就只能靠“酒精和精神药物混日子了”。
《信使报》报道截图
卡尔·内哈默当时在代表大会上质问称,如果当前的通胀危机不受遏制,奥地利和整个欧盟将会发生什么?这值得一场全国性的讨论。
内哈默这样:“这种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高得离谱的能源成本。我们必须对此采取措施,不要继续刺激通货膨胀,而是要努力在欧盟内部共同抑制通货膨胀……如果我们还这样继续下去,那么将只有两种解决方案:酒精或毒品。”
之后,内哈默还吐槽称:“我认为酒精基本上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只有在你感觉良好的时候再去喝两杯。”他的发言引发了观众的哄堂大笑。
虽然是在自嘲,但是内哈默的言论还是引发了奥地利国内的批评。内哈默的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了反对党自由党的猛烈批评,奥地利自由党秘书长迈克尔·施奈德茨称奥地利总理的言论“轻率”,反映了他领导的本届政府在应对通胀危机方面的“彻底失败”。
此外,他的言论也引发了奥地利网民的反应。不少奥地利网民吐槽回应称,听到总理的讲话后,除了酒精和毒品,还有动机购买“干草叉和火炬”。还有网民吐槽称,奥地利最新的援助方案出路,每个家庭都有一张购买六瓶装啤酒的代金券。
俄乌冲突爆发后,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物价飙升,通货膨胀加剧。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欧元区19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8.6%,创下自199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
当下,奥地利也面临严重的通胀。奥地利国家银行7月11日发布了2022年的年度通货膨胀预测,预测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7.6%,这是该国自上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的通货膨胀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据埃菲社12月2日报道,奥地利政府2日坚称,至少在目前,反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的申根区,理由是这些国家在欧盟外部边界缺乏移民管控。报道称,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在与媒体见面时说:“移民危机对奥地利来说确实很严重。”据奥
当日,奥地利铁路工作人员因不满薪资待遇而举行罢工。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铁轨。 新华社/路透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扶梯。 新华社/路透这是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处车站拍摄的空旷的
大约四分之一的奥地利人口有移民背景。奥地利统计局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分析了奥地利居民的原籍国。共有224万人有移民背景,约占总人口的25.4%。有趣的是,有移民背景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2015年,只有181万人生活在奥地利。因此
韩国大罢工、美国大罢工、英国大罢工……全球多个国家开始上演罢工热潮,一泼接着一波,抗议通胀下的生存压力。韩国近期多个行业也都出现了罢工危机,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危机。目前,韩国卡车司机掀起的大规模罢工仍在进行(12月,该国将再爆大规模罢工
一直以来,很多欧盟的卖家都以为除了德法ERP监管比较严格外,其他欧盟国家的EPR就像野生游击队。路子野、监管难。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最近,很多卖家流传着这封邮件。 01邮件称:2023年1月1日起,速卖通店铺产生的售往奥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奥地利铁路工会因薪资纠纷未决,于28日发起24小时罢工示威,导致大约100万名乘客受影响。路透社报道,27日的第五轮谈判失败后,奥地利铁路工人28日发起“警告性罢工”,向资方施压解决薪酬纠纷。报道称,铁路工人工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开幕新华网11月24日,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朱珂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货运代理项目比赛。11月24日,来自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伍远州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参加202
光明日报记者 焦授松当地时间11月27日下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最后一站奥地利赛区比赛在萨尔茨堡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代表团在全部7个项目中共获得6枚金牌、1枚铜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伍远州获得砌
中国日报11月28日电(记者程思)奥地利萨尔斯堡时间11月27日下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在萨尔斯堡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国8名选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全部7个项目中,共获得6 枚金牌、1枚铜牌。其中,中建五局
(观察者网讯)据英媒BBC、美媒CNN等22日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上周日(20日)观看一场球赛时,他所佩戴的一条围巾引发争议。 报道称,这条围巾上印的是,将乌克兰、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部分领土纳入其中的“大匈牙利版图”。乌克兰等3国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