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4:28:44 | 浏览:130
说起近现代欧洲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用几场战争和几个体系来总结:欧洲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北方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巴尔干战争、一战、二战、冷战......而体系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近现代欧洲体系
而这些个大事件当中,咱们本期主要讲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即欧洲近现代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第二个国际体系
咱们上期讲到了奥地利如何结束拿破仑战争,以及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在维也纳会议之上,维也纳体系最终建立,维持了欧洲几十年的政治平衡
维也纳会议
会议当中,奥地利帝国帝国无疑成为了主导国(之一),不仅恢复了在拿破仑战争当中失去的欧洲大国地位,甚至在维也纳体系当中还收获“颇丰”
那么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是个什么东西呢?奥地利又如何从中获利?奥地利帝国在此时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奥地利帝国疆域(绿色)
带着这些问题,咱们本期就来看一看欧洲著名的维也纳会议,聊一聊欧洲维也纳体系,讲一讲奥地利如何在此阶段发展
所谓维也纳会议就是指在维也纳进行的一场外交会议,历史上可以称为维也纳会议的事件有很多,但真正影响力最大的还是1814-1815年间的这场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18日维也纳会议正式在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召开,这场旷日持久的外交会议一直持续到了1815年6月9日,历时9个月之久(期间还经历了拿破仑百日王朝)
由此,这场维也纳会议也就成为了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会议。当时除奥斯曼帝国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派出了代表参加会议,连战败的法国也不例外。
而维也纳会议在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的提议和组织下,最终形成了神圣同盟、维也纳体系(梅特涅体系)跟四国同盟
而此次维也纳会议的目标则是处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主要内容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也就是复辟各国封建王朝
而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们还重新分割了欧洲的领土和领地,确保相互制衡并保持和平,此为著名的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
当然会议主要的主导国家是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而奥地利帝国又显得特殊,因为会议不仅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也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提议的
当时代表奥地利的梅特涅不仅巧用手段促使同盟国开出与拿破仑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性条件;另一方面梅特涅又通过威胁拿破仑说:奥地利要加入同盟国一方,迫使拿破仑同意进行和谈。
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
所以维也纳会议也是结束拿破仑战争的关键性会议,会议期间虽然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再次建立百日王朝,但很快又被一起争执的欧洲各国击败了,才有了著名的滑铁卢之战
总体上来说,会议最终确立了俄、奥、普、英四国支配欧洲的国际政治秩序,史称维也纳体系,而这体系理论上一直持续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而代之,但实际上1948年欧洲革命后,该体系就名存实亡。
维也纳会议本身就是一场政治媾和和欧洲列强相互妥协的大会,根据欧洲传统的政治平衡思想,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注定是要瓦解的
维也纳体系历程
1814年9月18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会议刚开始,与会各国代表就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矛盾,主要就是如何填补拿破仑帝国之后的权力真空和保全扩大本国既得利益
换而言之,第六次反法同盟在拿破仑失败之时就已经貌合神离,表面上和平的维也纳会议背后是欧洲各大强国的政治博弈
趁欧洲诸国注意力全部放在维也纳会议上的时候,1815年3月,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重返巴黎,并且振臂一呼,又拉起一支部队,不少法国人再次欢迎这位伟大军事天才的归来
拿破仑归来
毫无疑问,在拿破仑重返巴黎的时候,欧洲各国代表还在维也纳争吵,但对于拿破仑的忌惮乃至恐惧最终让欧洲各国再次中断利益之争,暂时性团结起来再次对付拿破仑。
于是乎在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巴黎之后,一直到1815年6月28日路易十八复辟期间(即拿破仑的百日王朝期间),维也纳的代表们暂停了会议,耐心等待着战争的最终结果。
拿破仑重返巴黎
而这战争就是著名的第七次反法同盟战争!1815年3月13日,也就是拿破仑重返巴黎的前六天,维也纳会议就将拿破仑定义为歹徒,共同确立了一个一致的目标。
四天后的3月17日,英、俄、奥、普四国联盟组织了一支15万人的大军对拿破仑发起进攻,当然能不能战胜拿破仑,当时谁也无法预料
而拿破仑一开始还试图与盟军中的一方进行谈判让他们不要入侵法国,但欧洲各国在拿破仑战争当中对于拿破仑的恐惧使得他们此次分外团结,谈判最终失败,拿破仑只能再次求助于他的军事手段
等到1815年6月18日双方发生的一场大战彻底粉碎了拿破仑的希望,这场战役就叫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
在滑铁卢战胜拿破仑的盟军一直追击到巴黎,而伴随着拿破仑百日王朝的瓦解和再次退位被流放,法国的路易十八再次复辟。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确保拿破仑不会再轻易回到法国
拿破仑被流放
由此,第七次反法同盟也宣告胜利。期间维也纳会议虽然还继续进行,但实际上从未召开,因为各国都在讨论战争形式,以及进行着非正式的会谈
所以等到了拿破仑战争彻底结束,也就是第七次反法同盟也胜利后,维也纳会议才再次发挥了作用...
维也纳会议当中奥地利无疑做了很大努力,也是会议主导国之一,但毕竟欧洲各国利益错综复杂,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当时英国的代表是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等到1815年2月份之后换成了威灵顿公爵,但后来威灵顿忙于指挥军队跟拿破仑作战,英国人又换回卡斯尔雷代表。
威灵顿公爵
奥地利方面的代表无疑就是著名政治家,时任奥地利首相的梅特涅(外相),此外梅特涅还带了副外相威森贝格伯爵一道。
梅特涅
而普鲁士的代表则是首相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亲王,以及外交家兼学者的威廉·冯·洪堡。
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
俄罗斯方面的代表名义上是外长卡尔·内色罗德,但实际上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本人在大多数时间都亲临现场,所以真正谈判的是亚历山大一世本人
亚历山大一世
法国方面就比较复杂,因为期间拿破仑来了个百日王朝,但总体上负责谈判的是法王路易十八的代表塔列朗
塔列朗
......
这些个与会代表们,光是看他们的履历,那都一个个老油条的不得了,都非常善于“讨价还价”,所以维也纳会议注定是一场唇枪舌战的不见血的战争
当时四个战胜国(俄、英、普、奥)并打算不让法国参加,但老油条塔列朗巧妙地插入了他们的内部交谈。
后来维也纳会议的大多数问题就在这五个列强之间解决的,那么剩下的其他国家呢?那当然就是点缀喽!大国强国吃肉小国喝汤,谁让国力不如人呢是不是?
维也纳会议五大列强
欧洲人至始至终那都是拿实力说话,你尊不尊敬不重要,只要你实力够强,什么欧洲贵族、百年王室,都得上赶着巴结你!
所以大部分时间、大部分问题当中,大多数代表都无所事事,而作为会议的东道主——奥地利,也很会来事,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举办了许多娱乐活动来消遣这些代表们。
弗朗茨二世
而强国之间的“讨价还价”、“你争我夺”、“寸土不让”、“贪婪成性”、“激烈争执”、“权力媾和”、“利益协商”一直在不断得进行着
但是各国有着自己的目的:
俄罗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心夺取波兰,以便进军西欧,也想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欧洲的新霸主。
英国:英国人则一心阻止任何一国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不论是法国或是俄罗斯,英国人都不希望有人来威胁英国是世界霸主地位,努力保持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奥地利:东道主奥地利看不惯俄国干预中欧事务,因为奥地利也惦记上了中欧的地盘,所以奥地利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兰的领土要求;同时奥地利还得对付普鲁士,要压制住普鲁士取得德意志地区领导地位的野心,以巩固奥地利在德意志的盟主地位。
普鲁士:普鲁士一心想要崛起并反超奥地利,至少对于德意志地区来说,普鲁士是想当领头羊,最好统一德意志,实现利益最大化
维也纳会议前后欧洲格局变化
欧洲列强之间除了这些利益冲突外,在对待欧洲革命的态度上也是有着分歧:
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三国一心想要压抑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的发展,其本质属性还是传统的封建主义,毕竟真要革命蔓延开来,三国的王室一定地位不保
而英国则是另一个态度:英国人不想让俄普奥三大强国假借干预他国革命为理由来扩张势力,前文说过了,英国人就像保住它世界老大的地位。而英国人君主立宪的政体也让他们不对革命那么仇视
而法国的塔列朗则在会议中希望借列强之间利益矛盾及对革命见解之不同,从中维护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最好利用列强的矛盾来分化各国,不让欧洲列强合起伙来“瓜分”法国
......
凡此种种,咱们就能知道维也纳会议的争论得有多激烈,而经过近一年的协商后,欧洲各国也都在各种协商、媾和、妥协、密约之下,达成了一些结果......
在维也纳会议当中,欧洲各国尽管利益、出发点、态度不同,但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和原则,主要有三:
在此基础上之上,维也纳会议最终达成了多项协议和成果,建立了维持欧洲几十年相对平和的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漫画
而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忽略了当时世界上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严重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这也注定了该体系跟不上新时代的新变化,最终面临解体
而促成维也纳体系解体的正是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这些革命浪潮又跟维也纳会议上牺牲的许多小国利益有关,因为维也纳会议的本质其实是牺牲诸多小国利益来保持大国的势力均势,才恢复的欧洲旧有秩序
正如当时为奥地利服务的比利时裔外交官、军事家、作家的利奈亲王说的那句名言:“(维也纳)会议毫无进展,会议在跳舞。”
关于维也纳维亚纳位于多瑙河上,它的总人口超过180万,其规模在欧洲算是一个大都市。维也纳的生活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位于世界前列,人们可以在大型公园里度过美好的一天,在城市中心散步,或者享受咖啡屋文化。几个世纪以来,维也纳一直在艺术、文学和科学
非常国际化的维也纳是位于多瑙河上的一个大城市,它也是奥地利的首都。不过它的“大”只是针对欧洲范围来讲的。给我的感觉,维亚纳的面积比国内的许多城市都要小。它的面积仅有约415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180万。维也纳是一个集结了皇家艺术宫殿、马术学
1945年3月16日,苏联红军集中乌2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向驻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德军展开进攻。经过激战,苏军击溃了德军30多个师,俘虏德军13万人,缴获大量兵器,苏军解放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然而,虽然苏联红军解放了奥地利,但奥地利却在战
说起近现代欧洲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用几场战争和几个体系来总结:欧洲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北方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巴尔干战争、一战、二战、冷战......而体系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和二战作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两次大浩劫,它们背后有诸多共同之处,比如二战的爆发就是一战的遗留问题引起的;比如战争发动者都有德意奥...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点:比如战争性质不同;比如一战的奥地利跟二战的奥地利就不同...咱们前几期讲了一战时期
说到奥地利,咱们可能想到的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度工业化、国有化,以及永久中立国的形象。但历史上的奥地利也是个相当好斗、相当野蛮的国家,比如奥地利国家最早的形态——奥地利公国奥地利奥地利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也就是史前冰川时代。但奥
说到著名的奥地利帝国相比大家不会陌生,毕竟日后可是跟匈牙利发展为了叱咤一时的奥匈帝国。而奥地利帝国的出现却显得艰难与一波三折,不仅需要从奥地利大公国艰难“转型”,更要面对19世纪的欧洲新环境......19世纪的欧洲咱们知道,那叫一个乱哪,
说起中世纪的奥地利,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哈布斯堡家族著名的“大下巴”。但真正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奥地利已经是中世纪晚期到近现代史了,真正奥地利中世纪时期其实是巴本堡王朝和无王朝时期哈布斯堡家族的大下巴咱们前几期一直在
1、维也纳(英译:Vienna),位于欧洲,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提到维也纳不得不想起维也纳的音乐领域,故维也纳也被称为“音乐之都”。2、维也纳占地面积约414.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超过180万,是人流量较大的城市,通用语言
1维也纳不是一家酒店的名字,它是一座欧洲的城市、如今奥地利的首府、全球知名的音乐之都。孔子给学生上课的公元前500多年,凯尔特人在多瑙河的南岸建立了维也纳城。1278年开始,著名的哈布斯堡王朝开始了在维也纳的统治,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资料图:(海南)维也纳国际酒店近期,海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6月19日下午,海南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情况通气会在海口召开。会上,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省公安厅
图为“奥地利中国日”活动中,观众在欣赏少林武术表演。 Uniart 摄图为“奥地利中国日”活动中,观众在欣赏少林武术表演。 Uniart 摄中新网柏林6月23日电 维也纳消息:“奥地利中国日”22日首次在维也纳市政府主办的“维也纳艺术节”(
(观察者网讯)据奥地利OE24电视台29日报道,这两天,数名乌克兰人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殴打出租车司机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轰动。而据当地警方称,一名司机当场被殴打至昏迷,颅骨骨折。 该事件让维也纳市议员多米尼克·内普(Dominik Nepp)深
(外代一线)奥地利:维也纳夜景这是12月2日拍摄的奥地利维也纳夜景。 新华社/路透这是12月2日拍摄的奥地利维也纳夜景。 新华社/路透这是12月2日拍摄的奥地利维也纳夜景。 新华社/路透这是12月2日拍摄的奥地利维也纳夜景。 新华社/路透这
6月2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演员在维也纳艺术节“奥地利中国日”活动上表演川剧变脸。当日,由维也纳市政府主办的维也纳艺术节举行“奥地利中国日”活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华人华侨风貌。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6月2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演员在维也